《朗讀者》體現人文精神的力量
2017-03-09 11:03:50 作者:畢捷
央視在文化類節目上再發力,繼春節期間火爆的《中國詩詞大會》后,一檔文化情感類節目《朗讀者》日前開播。嘉賓們念詩,讀散文和家書,分享曾經打動過自己,甚至改變過自己生命軌跡的文字。節目播出后口碑甚佳,觀眾感到精神上的極大滿足,這是近年來難得的一種文化奇觀。
一段文、一首詩歌、一封信、一個故事……《朗讀者》并沒有復雜的情節,也沒有故意設置的煽情,只是由朗讀者回顧人生片段,以及打動或改變自己命運的文字,并給觀眾朗讀一遍。《朗讀者》的首播收視率和口碑雙豐收,可謂獲得了巨大成功,乃是繼《中國詩詞大會》之后,又一個具有社會影響力的現象級文化類節目。
《朗讀者》給觀眾帶來的并非視覺沖擊、戲劇化情節,而是在平靜的閱讀氛圍里,將這些感人的文字,傳遞給熒屏內外的廣大觀眾,為大家在浮躁的繁華世俗里,搭建起一座沉淀心靈的人文殿堂。
而文字的力量,對大多數國人來說,可能已經很多年沒有感受到了。我們很多人在物質財富方面,已經越來越充裕,但在精神方面,卻仍然寥落荒蕪。盡管在國家的倡導、媒體的呼吁之下,喜歡讀書的人還很多,但不可否認的是,不讀書的人更多。社會文化整體呈現出低俗化、碎片化、快餐化等狀態,很多人感覺精神緊張,心理壓力太大,社會太浮躁,希望節奏能夠慢一點,大家都能心平氣和一些。而這恰恰需要文化方面的熏陶,這也正是《朗讀者》的意義所在。
諸如《中國詩詞大會》、《朗讀者》等文化節目的興起,并受到廣大好評,不僅是人文精神的高揚,也反映出時代潮流的嬗變。在經歷多年的娛樂節目轟炸后,觀眾也開始分化,部分人希望在忙碌繁瑣的生活里,得到更多的人文關懷,回歸人文精神。《朗讀者》做到了這一點,它讓觀眾感受到心靈的寧靜,感受到優美文字對精神的陶冶,從而喜歡上朗讀,重新拾起書本。
? (林旻煜)
- 相關新聞
- 淄博“智變” 產業“騰飛”
- 博山:“護眼新政”惠及4萬青少年
- 寫福字 剪窗花 留學生留淄過大年
- 我市“就業援助月”助力 2735名重點群體人
- 周日晚上有場網絡直播招聘會
- “六個一”平臺招引的“淄博創新”
- 投資145億元打造魯中綜合交通樞紐
- 270份原產地證 助力7700萬防疫物資出口
- 守護“淄博藍” 環保過大年
- 全市市民投訴工作推進會召開
- 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勝利閉幕
- 淄博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
- 嚴管嚴治鍛造過硬鐵軍
- 市政協黨組(擴大)會議召開
- 聚力新格局 共謀新突破
- 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勝利閉幕
- 全市首批基層黨建示范鎮(街道) 創建工作展示
- 市領導調研市場保供 和食品安全工作
- 我市發布“十四五”民生保障和改善重點任務舉措
- 我市召開2021年重點建設項目征求意見座談會
淄博現階段極具經濟增值潛力的新一線湖區。 健康宜居 湖居引領生態價值高地 淄博人的湖居情結,還來源于湖區給生活品質帶來的實質提升。 智者樂山,仁者樂水。湖泊用它的平靜安撫人們,喧囂塵世,唯有在湖畔的幽雅靜謐之中,才能找到讓身心舒適和安定的力量。到湖邊去,已然成為中國人追求詩意生活的共同理想。湖居的最大價值,便在于自然、和諧。
公益廣告被稱為“社會文明的旗幟,國家理想的標桿”,它傳遞正能量,引領社會風尚,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