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 隨著社會老齡化的迫近,養老問題成為當下的熱點話題。而養老產業的蓬勃興起,也催生出各種新型的養老模式。近段時間,人民網、光明網等國內多家主流媒體先后對我市“孝無憂”互聯網+智能(居家)養老平臺進行了報道,淄博出現的這一新型養老模式吸引了業界廣泛興趣。
3月15日,記者采訪了“孝無憂”養老服務平臺創始人荊樹仲,探討居家養老這一全新模式面臨的機遇和前景。
“孝無憂”創立“淄博模式”
據荊樹仲介紹,“孝無憂”互聯網+智能養老系統是手機APP與遠端家庭智能設備信息交互傳輸的全自動養老平臺:一套類似手表大小的可穿戴設備,就可以實現(突發病狀)緊急自動報警、GPS衛星定位、即時通話和健康數據上傳等功能;一把智能指紋鎖,可以讓急救人員和志愿者在急救狀態下入戶施救;一臺平板電腦,方便老人對上門服務進行滿意度評定,也可以發出各類代購需求;一只網絡攝像頭,可以讓不在父母身邊的子女實時關注父母日常起居;再加上手機APP,可以讓子女們隨時關注父母健康狀況,并根據需要為父母遠程訂購養老服務。
“孝無憂”養老平臺始建于2016年6月。荊樹仲對記者說,項目進展好于預期,平臺研發已經進入尾聲。2017年主要忙兩件事:一是隨著天使投資人云南銀安生物集團公司的鼎力加盟,在“孝無憂”平臺盡快完成養生類產品的順利嫁接;二是籌建“昆明‘孝無憂’康養小鎮”生態養老項目,以及進一步整合國內其他旅居養老資源,建立完善“孝無憂”旅居養老服務鏈;三是在布局云南的同時,加速項目在淄博本土的落地。
“互聯網+養老”大勢所趨
面對嚴峻的養老壓力,2016年國務院印發《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》,鼓勵推進“互聯網+養老”服務創新,發展智慧養老服務新業態。
“目前,許多一、二線城市都已經著手發展‘互聯網+養老’產業了。北京市古城南里智能健康居家養老項目試點,通過利用互聯網、物聯網、智能化等技術,打造的是‘一刻鐘養老服務圈’;青島市主打‘智慧養老服務平臺’,以線上、線下智慧養老平臺為依托,建設‘無圍墻’虛擬養老院。可以說,走‘互聯網+’之路是必然選擇,并且可以有效緩解養老矛盾。”在幾乎跑遍了國內主要一、二線城市之后,荊樹仲得出了這樣的判斷。
在一次客戶回訪中,一位老人家的話讓荊樹仲感受頗多。“現在孩子都在外工作。安裝了這套設備,孩子們能及時了解家里的情況。要是有個什么意外,可以自動發出報警。你們還能夠及時趕到,幫助聯系就醫。這下我們就不用擔心身邊沒人了。”
艱難前行期待扶持
談到“孝無憂”項目今后的發展規劃,荊樹仲認為,從目前試運營情況看,項目本身的優勢非常明顯,尤其在淄博這樣的老工業城市,城市化水平很高,項目發展的空間非常大。但他也坦言,目前項目遇到的最大困難是政策和資金問題。
試運營期間的情況表明,雖然現在很多部門、社區和家庭都認可“孝無憂”這類項目,但進入具體操作階段,企業的身份和性質往往就會讓社區或者相關部門有所顧慮,擔心企業單純追求經濟效益不能持續經營從而傷害老年人權益,或者擔心居家養老服務規范性和安全性難以保證等等。
目前,淄博“雙創”方興未艾。從社會服務層面看,“孝無憂”這一創新性養老項目為政府破解養老難題提供了一條有效路徑。建議有關部門對這樣的創新項目進行關注,并出臺扶持政策,讓居家養老早日走進百姓家。
記者 周揚
- 相關新聞
- 淄博“智變” 產業“騰飛”
- 博山:“護眼新政”惠及4萬青少年
- 寫福字 剪窗花 留學生留淄過大年
- 我市“就業援助月”助力 2735名重點群體人
- 周日晚上有場網絡直播招聘會
- “六個一”平臺招引的“淄博創新”
- 投資145億元打造魯中綜合交通樞紐
- 270份原產地證 助力7700萬防疫物資出口
- 守護“淄博藍” 環保過大年
- 全市市民投訴工作推進會召開
- 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勝利閉幕
- 淄博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
- 嚴管嚴治鍛造過硬鐵軍
- 市政協黨組(擴大)會議召開
- 聚力新格局 共謀新突破
- 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勝利閉幕
- 全市首批基層黨建示范鎮(街道) 創建工作展示
- 市領導調研市場保供 和食品安全工作
- 我市發布“十四五”民生保障和改善重點任務舉措
- 我市召開2021年重點建設項目征求意見座談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