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洪國
許洪國,號營丘布衣,二槐草堂主人。1965年12月生于淄博臨淄。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,山東省書協理事,山東省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會員副秘書長,淄博市書協副主席兼學術教育委員會主任。曾任《中國書法》雜志特約編輯,《中國書法全集》編輯。現供職于山東省淄博書畫院,二級美術師,從事書畫研究與創作并主持《淄博書畫》的編輯出版工作。
從事教育工作十余年。1994年淄博市教學能手,1996年淄博市第二批學科帶頭人。
發表的論文有《安道壹其書其人》、《僧安道壹書跡尋繹》、《在中國書法史研究的前沿跋涉》、《“僧安道壹”考》、《“僧安道壹”卮言》、《“釋迦雙林后一千六百廿三年”試說》、《走近〈袁安碑〉》、《〈散氏盤〉研究》等,其中《僧安道壹書跡尋繹》獲全國第五屆書學討論會三等獎,《在中國書法史研究的前沿跋涉》獲中國文聯2000年文藝評論三等獎,《走近〈袁安碑〉》獲全國第七屆書學討論會三等獎。《僧安書法研究》被立為2007年度山東省藝術科學重點課題。
書法作品入展全國第八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覽,全國第八屆書法篆刻展覽等。獲首屆、第二屆淄博市文學藝術獎。
做責任編輯和圖版編輯的圖書有:《中國書法全集·蕭蛻呂鳳子胡小石高二適》卷、《倪元璐》卷、《北朝摩崖刻經》卷、《鮮于樞張雨》卷、《康里巎巎楊維楨倪瓚》卷、《劉墉》卷、《元代名家》卷、《清代名家(三)》卷等。
參與編輯的圖書有:《中國書法》三十余期、《淄博書法作品集》、《中國當代青年書法家系列作品集》、《淄博書畫院作品集》等。
主持編輯出版《淄博書畫》四十余期。
書之余
讀書改變了我。
少時,最流行的的一句話:“學好數理化,走遍天下也不怕。”作為農村娃,自然深信不疑。拼命學數理化。1982年考上了師范,從數理化轉向了文史哲。師范學校重視三筆字(鋼筆字、粉筆字、毛筆字),不期然走向了書法專業。
書法之篆隸楷行草,從茫然不分到分別清楚,又到渾然一體,不間斷的還是讀書。進入專業單位從事心愛的書法,卻一直是讀書之余。
學習書法要投入,成了二毛之人,還是難覓送窮之方,真可謂“半生落魄已成翁”。容膝之齋,常常陶醉于藝蘭植竹蒔蒲之樂。友人以“好字不如賴畫”勸誡,于是乎用硯中余墨撇蘭寫竹,時時忘乎得失。加之友人謬賞,常常揮寫不輟。誰曾想,東涂西抹竟成了我的書法之余。
在“文化自信”的今天,從宏觀上看,讀書仍是王道;但是在某些微觀之處,比如在某些單位,讀書有時卻不合時宜。
有人說我不開竅,一根筋。我想,還是“不開竅”“一根筋”地讀下去。讀書之余,寫寫字,畫畫畫。至于是得是失,又何必吝情呢?
青眼也好白眼也罷,“發展才是硬道理”。
三尺微命,一介書癡。癡情于“書”。“書”還將改變我。
紫氣東來橫幅
曾經除卻七言聯
詩入帖臨七言聯
自信會當七言聯
5G
半稱心條幅
飛龍在天條幅
豐收
孤芳
行必果篆書條幅
華為
寂
君子之風
孔子
雷神
雷神橫幅
李白詩句條幅
論語二則篆書橫幅
論語六則條幅
毛主席詩句條幅
偶遇
強其骨篆書橫幅
清白世界
清趣
清揚
清幽獨抱
三余圖
山下孤煙草書條幅
握手條幅
香老枝低
尋香
易經句條幅
幽谷遠馥
幽意
游
魚
遠香
宅男
裝蒜
編輯:孔鼎